「贵南高铁建设故事」新技术凿通超大富水岩溶
位于黔南州荔波县全长12734米的朝阳隧道,是贵南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,也是贵南高铁Ⅰ级风险管理隧道。
2022年5月8日,经过中铁十二局集团建设者们5年5个月的攻坚鏖战,我国西南首座超大富水岩溶隧道——贵南高铁朝阳隧道顺利贯通,标志着全线难度最大的不良地质隧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,为贵南高铁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【资料图】
朝阳隧道穿山越岭,所在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,山体地下暗河、巨型溶洞溶腔纵横交错,地质环境极为复杂,施工难度大。
“隧道埋深超过432米,绝大部分位于地下承压水下方,地层压力极大。山体内的溶腔水,一旦在施工中被戳破,水体在山体的巨大压力下常常能喷射15米远,中间夹杂着的鹅卵石像子弹一样飞溅出来。”朝阳隧道施工方项目经理祝俊甲说,朝阳隧道的险在于每掘进一段都不知道掌子面后面等待着的是什么。
朝阳隧道洞身穿越8059米的可溶岩段落,隧道大部分位于地下水的水平循环带内,穿越4条独立的含水层,途经大小溶洞溶腔达1000多个,最大溶腔深达17米,长48米,溶腔内涌水总量超100万立方米,总出水量超过530个标准游泳池。
面对高压富水和岩溶地质复杂的难题,建设者构建了“2横洞+1斜井+2平导+1通风竖井+17横通道”的隧道建设格局,按照“先探后挖”的掘进思路,实行远距离施工作业。根据“探、爆、排、防、筑”等施工工序,在朝阳隧道构建了富水岩溶机械化施工配套体系,打造岩溶隧道快速化、标准化施工作业线,形成了一整套应对富水岩溶地质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处置机制,最终隧道安全通过高压富水溶洞、溶腔、水囊、大型岩溶管道等特殊地质环境。
“走进隧道施工现场,每一个环节、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修建过程的艰辛和创新的成果。”祝俊甲说,开工以来,他们围绕隧道防排水攻坚难点,开展了水压光面爆破、拱顶防脱空预警、大型岩溶处置施工关键技术、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专项技术等创新研究,加大同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沟通协作力度,将朝阳隧道打造成了“产、学、研、用”一体的综合创新研究基地,获得多项国家施工创新专利技术,并形成了高压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和爆破施工专项技术核心竞争力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
编辑 彭杨
二审 余昌旭
三审 彭美玉